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與家長良好的教育和培養(yǎng)密切相關
【前言】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擁有一個金色
的童年,朝氣蓬勃、自由活潑、天真爛漫是童年永恒的主題。但一位12歲孩子寫的署名“少年老者”的求救信卻告訴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活得很苦、很累。在“素質(zhì)教育”喊得“轟轟烈烈”的今天,是誰把12歲孩子的心慢慢變“老”?又是誰把“金色”的童年變成“灰色”?
【案例】
六年級學生“老”了
不久前,天津市某小學心理熱線信箱收到一封署名“少年老者”的信,表達了一位六年級學生痛苦的心聲。以下是這封信的部分內(nèi)容——
老師和家長:
你們好!我想告訴你們,我雖然才上六年級,可已經(jīng)老了。
你們別笑,我的確老了。不然,為什么年輕人應有的紅撲撲的臉龐,變得如此蠟黃?不然,為什么曾一步邁上三級樓梯的腳步,變得如此蹣跚?不然,為什么活潑吵鬧的心,變得如此孤寂?
我已經(jīng)老了。雖然眼鏡片越來越厚,但黑板上的字卻越來越看不清,這不是上了年紀的人才有的“老眼昏花”嗎?該記住的筆記,我雖然背了一遍又一遍,可還是記不住,這不是老年人才有的“記憶力減退”嗎?
可是,六年級就已經(jīng)老了,這不是太慘了嗎?
太慘了,又有什么辦法?為了考取重點中學,為了考取名牌中學……無可奈何,無可奈何!
然而我想,假定我們考上了名牌大學,真的成了專家學者,那會不會像孔子得意門生顏回那樣,盡管“聞一而知十”,卻30歲剛出頭就死了;會不會像唐代詩人李賀那樣,盡管人稱是才華橫溢的“鬼才”,卻在27歲時就命歸西天呢?
我已經(jīng)老了,但我深知“人生有兩種東西在喪失之后才發(fā)現(xiàn)它的價值:一個是青春,一個是健康”。居里夫人有句名言:“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彼,即使在她最忙的時候,也要陪著自己的兩個女兒去蕩秋千,去遠足爬山。
媽媽,您既然心疼我,那么肯陪我去爬山嗎?老師,您既然可憐我,那么能讓我大笑一場嗎?國家啊,您既然把我們看作是早晨的太陽,可六年級的我們,未到中午就已經(jīng)夕陽西下,難道您不會有后顧之憂嗎?那么為什么不可以改變一下考試的方式呢?
六年級,我已經(jīng)老了。請幫幫我吧!
【反思】
反思一 精英教育導致“老年兒童”
這位年僅12歲的“少年老者”,道出了對小學六年級畢業(yè)班學習壓力的厭倦;流露出對學校、家庭乃至社會教育的困惑與無奈;表達了對健康、快樂生活的渴望。
12歲,正處在金色年華,我們聽到的應是他們那猶如串串銀鈴般的笑聲,我們看到的應是他們那好似小鹿般雀躍的腳步和高高興興去上學的身影!拔乙呀(jīng)老了”的話語,實在不應該出自他們的口中。
在當今小學六年級學生中,存有這種心態(tài)的并不在少數(shù),只是或輕或重而已。究其原因,現(xiàn)在各級升學考試仍沒有擺脫“高考指揮棒”,高分、重點、名牌仍然是學校和家長追求的目標。在這種高期望值下,學習,對于孩子們來說,不再是一種樂趣,而是一種負擔。
有人說,中國的孩子太可憐了,從小在幼兒園的那些日子里,以至于一直到小學六年級,就開始在學書法、學鋼琴、學繪畫、學外語、學舞蹈等課程的海洋里撲騰,常常壓得他們透不過氣來……
一位家長說,去幼兒園接孩子時,家長們湊在一起談論最多的就是你的孩子正在學什么、現(xiàn)在又報了什么班等等,你如果不給孩子報個班,自己心里就發(fā)虛,總覺得還沒開始競爭自己的孩子就已經(jīng)落在后面了,更重要的是,我們害怕孩子會因此而自卑,長大以后會埋怨。
有關專家指出,孩子產(chǎn)生這種心態(tài)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家長在認識上存在誤區(qū),認為只有文化知識的學習才是學習,實際上玩也是學習。通過游戲參與和游戲前的策劃,孩子既可以學到新的知識,又可以在組織能力、語言表達、動手能力、與人交往等方面得到鍛煉,但現(xiàn)在的情況是孩子玩的天性被壓抑、被剝奪了。二是社會輿論導向出現(xiàn)了偏差。今天的教育是一種“精英教育”,媒體對“精英”比如高考“狀元”的宣傳和社會對學習成績出類拔萃的人的關注,傳遞出來的信息是,重點學校才是孩子的奮斗目標,只有上了重點學校,孩子才是成功的,父母也才是成功的。
看著孩子身上的書包越來越沉,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一位中學校長無奈地說,誰不喜歡輕松的教育呢?但現(xiàn)在的教育仍然沒有走出昔日科舉制度的樊籬,“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仍然在左右著今天中國人的教育思路,只不過曾經(jīng)是仕途,今天是“精英”,大家都是這種“精英文化”的受害者。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培養(yǎng)出一個個具有良好心理素質(zhì)與健全人格的人。對此,教育界有關人士不無擔憂地說,如果任由“少年老者”這種心態(tài)持續(xù)下去,很難讓人相信,他們今后會笑對前進路上的風風雨雨,會擁有樂觀向上的積極人生。
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與家長良好的教育和培養(yǎng)密切相關。
反思二 “將心比心”對待孩子
這個“少年老者”并非個案,在面臨升級考試的學生中,有著類似心態(tài)的學生為數(shù)不少。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學校、社會應該反思的是如何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適合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
有關專家說,家長應學會去關心“孩子”,而不是“孩子的成績”。比如這個“少年老者”提到的健康問題,沒有父母不關心自己孩子健康的,但當學習和健康發(fā)生沖突時,家長又往往會選擇犧牲孩子的健康,比如硬是讓孩子多做幾道題,結果減少了孩子睡覺的時間和玩的時間,比如為了“提高大腦發(fā)育”,給孩子買營養(yǎng)保健品,結果造成了孩子的性早熟等。
家長只對孩子身體健康的關注是遠遠不夠的,更主要的是對孩子心靈健康的關注。使一個孩子保持心靈健康其實并不難,那就是“將心比心”,用孩子式的眼睛去注視孩子,用孩子式的心靈去解讀孩子。
專家指出,家長對孩子、對自己對于孩子的期望都應該有一個正確的估計,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把孩子當成孩子,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間,給他們獨立思考和動手做事的機會。學校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負起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如何使教育取得家長的支持,在科學教育孩子上給家長正面的、積極的引導。目前家長和學校的關系比較簡單,僅限于家長會、學生情況通報等。學校應該利用自己的資源,建立一個讓家長與孩子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互相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在這種平臺上,學校和家長、孩子一起討論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交流家庭教育的經(jīng)驗。
一些教育專家認為,在整個社會價值取向被“精英文化”所壟斷的今天,正是我們該重新審視與發(fā)現(xiàn)教育核心的時候。假如說這是社會轉(zhuǎn)型期人們普遍的心態(tài),那么在任何社會時期,快樂與幸福都應是教育的核心內(nèi)涵,尤其是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快樂與幸福越來越成為一種能力。而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顯然比做一個痛苦的“精英”更重要。我們的教育,期待多元化的轉(zhuǎn)變,否則,變成“灰色”的將不僅僅是童年。
反思三 讓孩子身心停靠
在家有一首歌的歌名叫做《離家出走》:“我弄掉了通往自己心的鑰匙/青春像首沒頭沒尾雜亂的詩/丘比特總忘了ontime/剪破牛仔褲的口袋發(fā)泄無聊/沒有接到他的電話我快死掉/這夏天真讓人想逃/新的墨鏡舊的世界/我要背對過去絕不妥協(xié)/離家出走到世界盡頭/看看快樂能多瘋而痛能多痛……”問問你,孩子的家長,看得懂歌詞是在說什么嗎?能夠體會到“新的墨鏡舊的世界”,知道孩子心靈深處“快樂能多瘋而痛能多痛”的掙扎嗎?
而今,跟“少年老者”十分相似的情況是:孩子離家出走。
一位有20年教齡的老師說:“許多離家出走的孩子在出走前都遭受著心靈的煎熬:或正承受著父母離異之痛;或遭到父母不近情理的責罵;或在學校長期不被老師所關注;或被老師不分場合、不講方式地批評;或有了意外遭遇如早戀、成績滑坡等,不敢告訴家長和老師,長時間憋在心里……如果家長和老師能抓住契機迅速解決問題,離家出走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從孩子方面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都渴望心理上不再依附父母,他們要求獨立思考、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也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信任和友誼。如果家長、老師還像從前那樣對待他們——為了創(chuàng)造自己心目中的乖孩子而隨心所欲地“管教”,便會使他們產(chǎn)生對立情緒,對于小學生來說,也許只是不寫作業(yè)、不好好聽講、逃學等,對于中學生來說,更多的是以離家出走來“示威”。
孩子離家出走的另一個原因不是因為家里對他不好,而是太好,好得沒了“自由”。一位孩子說家長對他太好了,上學、放學家長都用車接送,回來后連飯都給盛好了,家務活就更不讓動手,家長對他好,可他覺得一點意思都沒有,因為他找不到自己。顯然,在孩子看來,家長的愛更像繩索,牢牢地捆住了他們,為了自由他們不得不進行反抗。如果家長不能捕捉到孩子的反抗信號,采取措施,反抗往往發(fā)展成過激行為——離家出走。
就家長而言,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離家出走的孩子多出在“問題家庭”,如家庭不和、單親家庭等,或是跟著老人生活的孩子,這類家庭的家長或者以絕對權威自居,稍不如意,非打即罵,孩子長年累月接受著家長簡單、粗暴的教育;或者無原則地溺愛孩子,孩子處于被放縱、無人教育的狀態(tài)。無論是溺愛還是嚴懲,孩子的心理都不能健康成長,當面臨網(wǎng)癮等一系列問題時,孩子找不到可以正確幫他的人,很容易陷入出走的“怪圈”。
在目前情況下,考試成績的好壞仍然是評價一個孩子優(yōu)劣的重要標準之—,部分孩子在重壓之下產(chǎn)生了強烈的厭學情緒,在這種情緒的支配下,個別孩于選擇了離家出走。一位中學老師直言不諱地說:“升學率是每個校長、老師都不可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學校只有將升學率落實在每—個孩子身上,學校才會被整個社會所認可。為追求相應的升學率,學校和老師的許多言行給孩子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當孩子承受不了時,他們便會去找發(fā)泄的途徑。作者:藍運良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