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大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上,校長紀寶成對有些老師到處掙錢而被學生瞧不起表示理解。他說,“學生本來是應尊重老師的,但老師四處掙錢,不給學生上課,每天七八千,每個月好幾萬,這樣的老師拿什么讓學生尊重?”
(11月27日《京華時報》)
其實,學生不尊重老師不只在大學里“較為”普遍,就是在中小學也
常見,給老師起個綽號是很平常的,據(jù)說甚至公然在課堂上辱罵老師的事也屢見不鮮。在一個以“尊師重教”為傳統(tǒng)美德的國度里,師道尊嚴受到如此"挑戰(zhàn)",似是一件尷尬的事。
可為什么學生不尊重老師呢,僅僅因“老師四處掙錢,不給學生上課”么?這理由似乎難以令人相信。要知,老師不給學生上課,公然“逃課”,是很有可能弄丟飯碗的,聰明如教授,還不至于做這等蠢事。因此,“老師四處掙錢”很可能是學校不按排老師上課,也即是“不讓”,而不是“不給”,果真如此,責任自不在老師而在學校。那么“老師處四掙錢”就是理由么?未必,老師在完成正常的教學科研任務后,有余力、有本事去掙錢,而且合法合理,學生有什么好眼紅不滿的呢,再說,學生四處賺職打工掙錢的也不在少數(shù)?磥,學生不尊重老師并不是“老師四處掙錢,不給學生上課”這么簡單,還另有緣故。
筆者知道的是,尊重從來都是相互的,一個人尊重我,我憑什么不尊重他呢,一個人不尊重我,我自然也不會尊重他。同理,老師不尊重學生,學生自然也不會尊重老師,反之亦然?墒窍鄬碚f,老師處于更主動的地位,我想只要老師尊重學生,學生還不至于“給面子不要面子”。那么老師如何尊重學生呢?當然不可能象學生那樣,把“您”字掛在嘴上,畢恭畢敬。韓愈老人家曾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我以為,老師對學生的最大尊重,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學生,此謂“傳道”;誨人不倦地把自己的真才實學傳授給學生,此謂“授業(yè)解惑”。
用這樣的標準看,我們有些老師確實讓學生無法尊重起來。其實我們不必要求老師個個人格高尚,讓人景行景仰,但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最基本的人格素養(yǎng)還是要有的。而有的老師連這一點都難以做得到,嘴上說的一套,私下做的一套,何談影響學生!我們有些“老師四處掙錢”,雖然合法合理,但是,就象公眾對某些經濟學家的信任危機一樣,這些打著“學家”旗號的老師們在某些機構、企業(yè)里“掛職”,忙著幫當掮客,做知識買辦家。在“知識經濟”時代,滿腦子想著如何把知識轉換成經濟,自然無暇顧及教學,雖然不“逃課”,但上課就象“例行公事”,雖然有一肚子學問,卻沒有用心傳授給學生,學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學生憑什么要尊重老師呢!
對于這樣的老師,我們實不敢奢望他傳道授業(yè)解惑,不把學生帶壞已是萬幸。 廖保平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