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高齡的文懷沙先生近在山右有一次關于詩詞文化的講演,他以游泳比喻作詩,說優(yōu)秀詩人為“蛙泳”,不少人雖也作詩,但卻是“狗刨”。評價一個人的詩,“蛙泳”就是“蛙泳”,“狗刨”就是“狗刨”,不能因詩以外的原因而違心地將“狗刨”說成“蛙泳”。文老談及當年陳毅元帥請他看詩的情形時說,
自己只能如實指出陳毅詩作的不足,而沒有說稱贊的話。講演時,中年詩人熊東遨先生在場,文老指著熊東遨說:“我可以稱贊熊東遨的詩,但不能稱贊陳毅的詩! 文老認為可以稱贊的熊東遨,是一位很有才氣的實力派詩人,他倆十年前便已相識。熊東遨的詩,不惟文老予以稱贊,更受到眾多詩人的贊揚。就在此次講演前,熊東遨與王蟄堪、曹長河、蔡淑萍、王玉祥等詩友同車而行時,有詩人見之禁不住大發(fā)感慨,說:別看這輛車破,而車上的“貨”卻太值錢了!侥艹^這幾位詩人者,還能找出幾許呢?此雖是半開玩笑的話,但卻非虛譽,凡對現(xiàn)今詩詞創(chuàng)作狀況有所了解的人,都清楚他們在詩詞界的份量。熊東遨與他那幾位詩友,均是沒有半點兒權(quán)勢的“平民詩人”,所以有人嘲笑他們借用的那輛舊面包車。文老認為陳毅的詩作得不好,而不因其開國功臣、元帥的政治地位,便予以稱贊,卻來稱贊熊東遨這樣的“平民詩人”,從中可以看出一個文人的品格與做人的原則,所以那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不講假話,不發(fā)違心之論,不巴結(jié)討好權(quán)貴,是一種操守和行為準則。古時這樣的人是很多的,甚至不乏寧可丟官喪命也不肯巧言媚上者。唐代女詩人薛濤,對于宰相、封疆大吏之詩,認為不好時不但不說好聽的話,而且敢于公開表明自己的看法。如今能繼承古人這種品格的人,老一輩學者中文老之外,更為人知者,還可以數(shù)出梁漱溟、馬寅初、陳寅恪等一串名字。
在尊敬文老等前輩文人的同時,我卻不能不為目下詩壇而深深一嘆,因為如今像文老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雖然“實事求是”“要講真話”之類的話不絕于耳,但隨處可見的卻是曲意迎逢、阿諛奉承。有些報刊選用和評論詩詞,似乎并不看作品,而只是看人。好些“詩詞”,誰都知道毫無詩味甚至根本就不叫詩詞,卻得堂而皇之刊于報端。會議中和報刊上所發(fā)詩詞評論也不可謂不多,不少為不負責任的瞎吹,盡量搜尋各種好聽的詞語極力贊美。前賢勸人不可諛人時有名言曰:“不得已而諛之者,寧以口,毋以筆!倍F(xiàn)今許多人卻是自愿去諛,不但愛“口諛”,更愛“筆諛”,全然不怕讀者笑話。用李國文先生的話來說,皆為“無恥之
徒”。有的人于詩詞明明尚未入門,充其量只是個愛好者,所作竟被譽為“不亞于唐詩”。最教人感慨不已的是,前不久的一次詩詞會議上,有人因某位有點權(quán)勢的官員在主席臺上,便高度評價那官員的詩,夸得天花亂墜、無以復加,簡直為中國當代第一大詩人,使我身上直起雞皮疙瘩。孰料第二天,那個評論者卻私下對我搖頭,說那官員的詩并不好。我聽了更是驚奇不已,這樣
的人也配談詩嗎?我連反問的話也懶得講了,說有事而中斷了與他的談話。
這種瞎吹亂捧之風,自然不止詩詞一道,其他領域也司空見慣,真所謂天下皆然。令人甚感悲哀的是,這種風氣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真是教人無可奈何。從一些人對別人作品的評論,分明可以窺見其做人的態(tài)度。對于評論和做人,我們不妨也以游泳作比喻:文老不曾稱贊陳毅的詩為“蛙泳”;而許多人對低劣之作的大肆吹捧,則連“狗刨”也算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