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報全文檢索    版式檢索 新聞中心 > 正文

白馬寺:中國第一古剎又結印度佛緣

1

 

白馬寺位于河南洛陽城東10公里處,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里處,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第一所官辦寺院。它建于東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

白馬寺原建筑規(guī)模極為雄偉,歷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qū)医?jīng)戰(zhàn)亂,數(shù)度興衰,古建筑所剩無幾,人民政府為保存這一著名文化古跡,曾進行過多次修葺?,F(xiàn)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前為山門,山門是并排三座拱門。山門外,一對石獅和一對石馬,分立左右,山門內(nèi)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為元、明、清時期的作品。

放生池中,魚龜相戲,和諧共處

 

現(xiàn)存白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長方形的院落,占地約4萬平方米。寺大門之外,廣場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橋,其左右兩側為綠地。左右相對有兩匹石馬,大小和真馬相當,形象溫和馴良,這是兩匹宋代的石雕馬,是優(yōu)秀的石刻藝術品。

白馬寺的山門為明代所重建,為一并排三座拱門,代表三解脫門,佛教稱之為涅盤門。部分門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名,皆為東漢遺物。

寺內(nèi)現(xiàn)存五層大殿,坐落在一條筆直的中軸線上,兩旁偏殿則互相對稱。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龕,龕頂和四周有50多條姿態(tài)各異的貼金雕龍。龕內(nèi)供置彌勒佛,即“歡喜佛”。他笑口常開,赤腳趺坐,形象生動有趣,令人忍俊不禁。殿內(nèi)兩側,坐著威風凜凜的四大天王,是佛門的守護神。

 

大佛殿之后,是一座懸山式建筑“大雄寶殿”。一般的寺廟都叫“大雄寶殿”為什么這里叫“大雄殿”呢?據(jù)導游介紹,可能有“藏寶”的意思。

大雄殿里確實有寶:殿內(nèi)貼金雕花的大佛龕內(nèi)塑的是三世佛:中為釋迦牟尼佛,左為藥師佛,右為阿彌陀佛。三尊佛像前,站著韋馱、韋力兩位護法天將的塑像,執(zhí)持法器。兩側排列十八尊神態(tài)各異、眉目俊朗的羅漢塑像。這十八羅漢都是用漆、麻、絲、綢在泥胎上層層裱裹,然后揭出泥胎, 制成塑像,這種“脫胎漆”工藝叫夾苧干漆工藝,在國內(nèi)是獨一無二的,乃寺中塑像之精品。導游介紹,這些佛像看起來巨大,但由于是中空的,所以十分輕盈,一個人就可以抱得起來。

白馬寺東南有一座齊云塔,為方形密檐式磚塔。塔邊長7.8米,通高35米,13層。每層南邊開一拱門,可以登臨眺望。舊與清涼臺、騰蘭墓、斷文碑、夜半鐘、焚經(jīng)臺合稱“白馬寺六景”。千百年來,民間流傳兩句諺語:“洛陽有座齊云塔,離天只有一丈八?!痹俏宕筇评畲婊菪拊斓木偶壞窘Y構佛塔, 高500尺。

寺南還有兩座夯筑高土臺,臺上立著一塊“東漢釋道焚經(jīng)臺”字樣的通碑,這就是“六景”之一的焚經(jīng)臺。這個焚經(jīng)臺記述了佛教徒與中國方士之間的一場角逐,以佛教取勝而告終,漢朝佛教由此興盛。

“明月見古寺,林外登高樓。南風開長廊,夏日涼如秋?!边@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筆下的白馬寺。今天這座著名古剎仍名揚海內(nèi)外,巍然屹立在邙山腳下。

頁面功能  [ 評論 ][新聞爆料][ 小字][打印][關閉]
相關鏈接

上一篇:龍門石窟:令人震撼的東方蒙娜麗莎
下一篇:云臺山:銀河飛落群瀑爭流山水交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