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盤點之怪片錄 藝術電影 歐洲仍然主流 《泰坦尼克號》1997年在內地與香港狂掠票房,給華語電影上了好萊塢商業(yè)法則的一課;5年后的2002年,中國國民人均收入突破1000美元,我們有了《英雄》;9年后的2006,國民人均收入突破2000美元,我們有了《無極》、《三峽好人》、《瘋狂的石頭》;在3000美元收入時代來臨之前,下一代電影的審美在諳熟了好萊塢法則后,將會向歐洲藝術電影做更多的傾斜、致敬、拙劣或狡黠的模仿,影迷中的大多數(shù)也將嘗試從“去影院買快樂”到“去影院買痛苦”的審美消費觀轉折。 每年一度的戛納影展,是歐洲藝術電影的集大成者。電影藝術家展現(xiàn)了令人敬畏的藝術個性,試圖從中獲獎名單中總結出普遍規(guī)律是愚蠢的:黑白電影拿了金棕櫚,黑幫電影拿了評審團大獎,韓國人拍的吸血鬼電影獲獎了。藏在不規(guī)則的審美趨勢里的,是評委會對導演一己之力改變世界的贊賞:站在同一時間點上,一個優(yōu)秀的導演能持久地突破現(xiàn)代性的種種假象,察覺內心的罪惡和美善。 在一個消費主導型社會里,華語影迷對藝術電影常抱有一種炫耀式消費觀念——很多影迷談論哈內克的口吻,類似把本命年的紅內褲剪成LV的款式頂在腦袋上。在電影的現(xiàn)代性上,華語電影仍然很貧瘠很可憐,由張藝謀到婁燁,無非是將紅燈籠從山西晉商大院挪到北京同性戀人的臥室而已。華語電影的意義貧困跟中國歷史的荒誕感和幽默感非常不相稱,在此獻上本屆戛納影展的四部大膽而且有明確指向的作品,它們對華語影迷應該有著“見賢思齊”的啟迪作用。 《魚缸》:不良少女的親情回歸 《魚缸》劇照 15歲的問題少女米婭被勒令退學。就在她享受放任自流的生活時,米婭的媽媽帶回家一位陌生男人康納,康納讓母女第一次體會到什么是愛??导{發(fā)現(xiàn)了米婭的舞蹈天賦,鼓勵她參加舞者的選拔賽。米婭也以舞蹈表達對康納的愛和信任,確切的說,她愛上了母親的男友。成人世界向不良少女露出的笑容,最終證明只是一絲獰笑??导{被發(fā)現(xiàn)是有婦之夫,而且選拔舞者的地方也是一家脫衣舞酒吧。痛苦的米婭跟母親跳了最后一支舞,劍拔弩張的母女在舞池里實現(xiàn)了和解。 扮演米婭的凱蒂·賈維斯本身就是不良少女,她是在地鐵站跟男友吵架時被導演發(fā)現(xiàn)的,17歲的她剛生下孩子,因而缺席了戛納電影節(jié)頒獎禮。 《狗牙》:一個烏托邦的崩解 《狗牙》主創(chuàng)亮相戛納 一對夫婦和他們的三個孩子一起生活在一座鄉(xiāng)村大宅內,宅子的四面高墻環(huán)繞,孩子們從來沒有離開過那里。唯一能夠隨便進出房子的是父親的保險公司代理人克里斯蒂娜,而她來這間房子的原因只是為了滿足男孩子們的性愛需求。而一個熒光頭箍的出現(xiàn),引發(fā)出連串故事,造成了這個烏托邦的崩解…… 堅持與世隔絕教育孩子的模式,在美國某些教派里確實存在;《狗牙》證明了這種禁錮中的愛是多么高貴、絕望,又是多么脆弱、恐怖。如果將這座大宅看做是一種來自更高層面的官方禁錮,那只頭箍的意義就更加豐富了。 《反基督者》:心理醫(yī)生的精神拯救 《反基督者》很陰暗 遭遇喪子之痛后,心理醫(yī)生帶著妻子來到森林里的小屋,治愈內心裂痕。然而回憶起在小屋里與兒子的歡樂往事讓妻子精神崩潰,她開始無休止地折磨自己也折磨丈夫,最后將他頂在了十字尖樁上。 作為公認的電影大師,馮·提爾這部作品遠遠超過了觀眾的底線,大量親密內容、血腥鏡頭和粗口,暴露他內心深處對性、信仰以及隱秘的肉體傷害的認同,體現(xiàn)他“女人一定是她最親密之人的慰藉工具”的看法。 《空氣人偶》:當人偶有了人心 裴斗娜“人偶”造型 某天早上,與秀雄一起住在一所舊公寓的的空氣人偶,突然擁有了“心”。秀雄出門上班后,她穿上洋裝、鞋子,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遇見形形色色的人。她跑到錄像帶出租店打工,并愛上了純一。然而有一天她的身體破了,發(fā)現(xiàn)真相的純一該怎么辦呢? 當下社會眾多無處投射的感情,在《空氣人偶》中以奇幻的方式得以釋放。這種在媾和之外的肉體交流,也是華語電影從未涉及的領域。 文/米荊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