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思想之劉洪波專欄
近來,國內許多城市的液化氣價格在連續(xù)上漲之中,在廣州,15公斤瓶裝氣“指導價”已逼近100元,“看不見的手”正在有力揮舞,“看得見的手”仍在觀望,幾經猶豫該不該出手,廣州物價局一時說“氣價超百元”要干預,一時又強調仍維持市場調節(jié)原則,大概是給炒作得受不了,最終出臺“呼
吁價”,呼吁燃氣經營企業(yè)在元旦春節(jié)期間將氣價穩(wěn)定在95元以內?礃幼,好像沒有誰能夠對市場定價進行干預,公眾只有忍耐和承受。
在一個涉及基本民生需求的領域,這種狀況是正常的嗎?社會福利“從搖籃到墓地”的建設,現在據說已經面臨從理論到實踐的反思,也似乎更可用以證明“商品化”才符合世界大勢。人們已經被“市場”塑造,在“符合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規(guī)律”的硬道理面前,幾無表達擔心、懷疑的理由,哪怕不堪重負也不能質疑“商品化”的正當性。
不過,我知道幾乎所有的基本民生物品都只有很小的需求彈性,其需求難以通過刺激或者抑制來有效調節(jié),你不能通過價格調節(jié)來讓一個家庭選擇不吃熟食,也不能通過價格調節(jié)讓一個北方家庭冬天不需要取暖。
我還知道,燃氣、暖氣、自來水既與吃飯、住房一樣屬于私人需求或私人物品,又往往只能由網絡性的經營來提供,生產上的競爭性和消費上的選擇性都天然地很弱,這些物品天然地對競爭和選擇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如果將它無條件地交給市場,將會使消費者陷入巨大的被動。
在基本民生物品上,完全的市場定價可能使公眾成為經營風險的直接轉嫁對象,也可能使公眾成為壟斷價格的直接受害者。例如液化氣價格輪番上漲,就算其全部原因在于受到上游價格影響,將這種影響直接體現到液化氣價格上,結果就是公眾直接承受這一生活必需品的市場波動。又如在北方進行的供熱市場化改革,確定由政府定價,并希望引入多元化投資,有企業(yè)家表示,“供暖價格是政府定價,而其燃料、人員等成本卻由市場決定,企業(yè)就可能產生虧損”,政府是否應該定價的博弈已經開始,如果供熱改革中有“甩開福利供熱包袱”的想法,政府定價就很可能退讓,弱競爭性網絡所導致的價格壟斷就容易形成。
除了“市場”視角,除了“商品”視角,對暖氣、燃氣、自來水、電力等物品,我們是否還能有別的視角,如何看待過去的“福利”視角?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毫無疑問,對所有沒有能力使用這些基本物品的人來說,提供這些物品仍然應當作為一種福利措施加以保證,因為一個人需要這些基本物品,如同饑者得食、渴者得飲、寒者得衣一樣天然合理,盡管每個成年人都有義務對自己及其家庭負責,但政府對那些無法承擔起這種義務的人提供保障是必要的。
對那些可以購買這些基本物品的人,政府也不應完全任市場去予取予奪。所有弱生產競爭性和弱消費選擇性的商品,所有涉及基本民生需求的物品,都是政府公共服務的領域。政府的統(tǒng)治源于人民的同意,“市場放開”了,政府就不關注人民的基本需求,民眾會同意嗎?一個人消費必要的暖氣、燃氣、電力、潔凈的自來水,生活于清潔的衛(wèi)生環(huán)境,吃沒有危害的食品,擁有有效的疾病預防服務,享用公共教育、社會保障、便利的交通設施和公共文體娛樂設施,處身良好的社會秩序、市場秩序、法律制度之下,都是公共服務應有的內容,應當提供給每一個人,其首要價值在于實現普遍人權。
“商品化”也好,“符合市場經濟規(guī)律”也好,只具有工具價值。如果不是以實現普遍人權為動因,改革就可能結出“為市場化而市場化”的苦果。一見“甩掉包袱”、“市場化”就認定“大勢所趨”,基本民生物品一變成“商品”就由著市場價格漲個不止,搞得人們見“商品化”甚至見“改革”就心驚膽寒,是改革的失敗,而不是改革的成功。
(作者系長江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