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發(fā)行方宣布,《無極》首映日票房達到2115萬元,刷新今年上映的包括“哈4”在內(nèi)所有中外大片首映日票房紀錄。 火爆的票房在大家的意料當中。但《無極》本身卻給了影迷“意料當中”和“意料之外”的精彩與無奈。
一時之間,若干影迷有話要說
,大贊狂貶分執(zhí)一詞;影評人深刻剖析,誓把《無極》評到“無極”;眾家媒體更是縱覽全局,試圖給《無極》一個說法。 說好也罷,說差也罷。說的多了才證明《無極》之“大”、影片值得一看。也只有在肯定《無極》的大片身份之后,才有了若干或縱深或細致的評論。
極盡華美
紅色不再是紅色,是氣勢磅礴的鮮花鎧甲軍隊;白色不再是白色,是一席千羽華衣下的蒼白靈魂;黑色不再是黑色,是曠野狂奔掀起的天旋地轉……凋零的海棠花瓣隨風撥弄著一頁史詩,打開了極盡華美的《無極》世界。
畫面之極美。當傾城和滿神站在湖上的兩根斷樹上,深藍的背景、清澈的湖水……滿神隨風揚起的頭發(fā)和衣裳。很多人都不約而同地稱《無極》電腦特技做得真美。和極善畫面經(jīng)營的張藝謀相比,此次陳凱歌和張藝謀的區(qū)別就在一個“特技美”一個“真的美”,陳凱歌早說了,他的特技花去了他好幾億,能做得這么美也算他本事。
色彩之極炫。光明大將軍的紅色軍隊、蠻人的黑衣牦牛軍隊、北公爵無歡的白衣軍隊、光明和傾城纏綿悱惻的粉色海棠花……這次陳凱歌似乎向張藝謀的電影取了點經(jīng),在色彩的運用方面下足了功夫。具有古希臘和古埃及風格的紅色太陽裝扮來突出“光明將軍”的強勢,紅黑軍團在土黃色峽谷中大戰(zhàn)視覺效果絕對刺激;黑白服裝體現(xiàn)了“無歡”的冷酷,黑白無間的陰陽寶扇在無歡的手中上下翻飛;海棠樹下的風花雪月,讓人浮想聯(lián)翩。
音樂之極壯。萬牛奔騰的場景壯觀,但配樂更扣人心弦。克勞斯西方式的交響樂和影片奇幻寓言的氣質(zhì)相得益彰,適合西方人口味的同時也為陳凱歌進軍歐美國際市場打下了基礎。
武打之極酷。鬼狼和無歡的屏風之戰(zhàn),鬼狼的靈蛇劍凌厲飄忽,無歡的陰陽回旋扇奇幻縹緲……《無極》的動作場面實在。在《臥虎藏龍》、《英雄》之后,中國人民似乎對縹緲的中國武術有些厭煩,這次陳導請來董瑋與林迪安為《無極》設計動作場面———好看實用。據(jù)《東南快報》
開始與結束都是娛樂
在靜謐的樹林、安靜的湖泊、白雪的群山以及荒涼的戈壁……成為中國新武俠電影的基本場景設置以后,從《英雄》、《十面埋伏》再到《無極》,中國電影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將看似宏大的畫卷變成了通俗劇小品,這是事先誰都無法預料的。
這類大型電影最終并非放大觀眾與電影的世界觀,而是在縮短觀眾與銀幕的距離,在瞬息間見證世界的春夏秋冬,并最終變成一種購票觀看電影的消費形式,在出品人(投資人+導演+演員等構成的整個電影)、傳播途徑(電影院+家庭影院)、消費人群(觀眾+另一個觀眾)共同的謀劃中,形式感成為最重要的選擇方式。慣性觀眾(影迷)與非慣性觀眾彼此間已經(jīng)形成一種默契———不良口碑與高票房。
電影由電影院變成豪華包廂的那一刻起,吸引觀眾就變成最大的需求。一部表現(xiàn)自由、展示欲望、景色真實、情節(jié)合理、呼喚人性、升華情感的電影很可能將電影院舒服的座椅變成溫床,導致睡著;相反一部包裝精美的“垃圾片”,在高速運行的節(jié)奏里,將人留在了舒服的座椅上,觀眾最大的疑問是——下一次我能看見什么?而我又將錯過什么?
貪婪的視覺促使眼球在銀幕上打轉,從幕布的邊緣走進鏡頭的焦點,然后再向邊緣滑落。在不真實的亢奮里,在收獲一無所有之后,《無極》的附加值僅是———你討論的是陳凱歌的電影,而不是某個不知名的小導演;正如你在討論LV的皮包,而不是東莞某小廠的皮具。
《無極》所展示的是———受傷害的文化自豪感與哲學和思想的幻象結合,但最終屈服于大眾消費,由反抗變成反芻。在電影里,昆侖從一個只能趴著的奴隸變成一個會飛的奴隸(最后他還是穿上了代表被奴役的黑衣),命運并沒有任何的改變,他留給觀眾的最大希望僅僅是———有可能結婚生子———這是通俗想像力的終極體現(xiàn),就像電影《魔戒》一樣,結尾依然是結婚生子的田園生活。
形式感制約了想像力,同時想像力又屈服于精英式的反思,這才是《英雄》、《十面埋伏》以及《無極》共通的電影基調(diào)。只是,《英雄》說這就是歷史,可笑;而《無極》說這就是娛樂,看似有些勉強,但這是大片的開始也是結束。郭江濤據(jù)《南方都市報》
“詩劇”的異端之美
《無極》,一部與當下流行的劇情電影和技術電影不同的“詩劇電影”。它風格詭異、態(tài)度張揚、色彩班駁、場景奇特,從感性上強迫觀眾不得不帶著一種驚異、驚奇、驚羨的態(tài)度去接近它和接受它,而其中那些象征愛恨情仇的人物符號,那些關于人生人性的臺詞哲理、那些表達人的命運的宿命情節(jié),與這種感性的沖擊結合在一起,讓《無極》在奔放的想像力之中,又仍然保留了陳凱歌永遠揮之難去的理性態(tài)度。《無極》用一種大膽的想像創(chuàng)造了一種異端的詩劇之美。
影片用一種戲劇化的人物命運闡釋了“自由、愛
情、命運”的宏大命題。從這個意義上說,《無極》的確有古希臘悲劇以及與此一脈相承的莎士比亞悲劇的影子,而陳紅扮演的那個預言者也與希臘悲劇中的合唱隊、莎劇中的巫師何其相似。相似的,甚至還有電影高度舞臺化的美術設計、高度“詩意化”的臺詞、高度角色化的演員造型。
海棠樹的粉艷欲滴、大草原的油然而綠、大將軍的紅盔紅甲、北公爵士兵的素衣素衫,還有類似“真正的速度你是看不見的,就像風起云涌、日落生息,就像你不知道樹葉什么時候變黃,不知道你的孩子什么時候長出第一顆牙,不知道你會什么時候愛上一個人”這樣舞臺化的對白,這一切“舞臺性”,都借助了電影的語言,甚至數(shù)字技術的能力,被高度放大、極端化了,使其藝術的震撼力遠遠大于了舞臺劇,為《無極》創(chuàng)造了一種“詩劇電影”風格。尹鴻據(jù)《中國銀幕》
《無極》:陳凱歌被自己打敗
《無極》最精彩的是什么?或者,《無極》最失敗的是什么?從創(chuàng)作角度講,《無極》很努力,在角色設置上花了心思,但遠遠沒有達到理想中蕩氣回腸的效果;從制作角度講,《無極》有追求,也有所創(chuàng)新,但過多明顯的敗筆拉低了影片的檔次,不如集中人力物力做好幾個地方;從演員角度講,《無極》的演員非常敬業(yè),尤其是真田廣之、張東健兩個日韓明星在中文臺詞上下的工夫,但在陳凱歌一貫的“戲劇化”風格指導下,所有演員都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歇斯底里?偠灾,《無極》值得一看,但過猶不及———它最終被自己試圖全面勝出的力量打敗。
客觀地說,《無極》故事基本設定不錯,有潛力、也有可能成為一部嚴肅悲劇,但很遺憾,由于導演用力過猛、四處出招,導致影片遠遠不夠純粹,反而顯得混亂、無力,甚至可笑。
《無極》的基本設定是:一個神預言了人的命運,一群人無可挽回地實現(xiàn)了預言。但陳凱歌想說的話太多,他把不同的悲劇放在了不同的人身上,一會讓我們同情光明,一會讓我們憐憫昆侖,猶疑不定的結果就是劇力消散。
其實,《無極》的核心人物只能有一個,就是大將軍光明。他是兩次跟滿神對峙的人,完全應該發(fā)展成一個全力反抗命運的悲劇英雄。這里的關鍵懸念是,他“騙”來了傾城的愛和尊嚴,最后該如何收場。真正的悲劇不會讓驕傲的人低頭認輸、交出鮮花盔甲,也不會把傾城推來讓去,更不會讓他在元老院受審的時候怕成那樣。真正的悲劇,會讓傾城第一次放下他面具的時候,就認出他不是殺王的那個人。真正的悲劇,也不會讓他臨死時偷昆侖的臺詞。
陳凱歌說,《無極》的起點就是要做中國最有想像力的電影,在有些時候,他做到了。但在更多、更重要的概念設計中,他還是沒有掙脫枷鎖。
比如說“快”這個概念,《無極》是怎樣表現(xiàn)雪國人不可思議的快呢?它用了最“笨”的方法:快鏡頭;蛘撸右恍┨丶迹ū热缫涣餆煼珠_人群)。這種做法,由于顯見的技術缺陷,很容易走向無厘頭。
其實,“快”不需要用“快”來表現(xiàn)———只需要用“慢”來烘托。想想《黑客帝國》吧,子彈時間是什么東西?
同樣地缺乏想像力,《無極》中的主要場景的敗筆讓人一望而知:缺乏層次、質(zhì)感、縱深。像鳥籠、“鐵碗”監(jiān)獄、屏風兵器庫等屢屢當作宣傳賣點的內(nèi)景,犯了“井底之蛙”的毛病,它們已經(jīng)不是呼吸通透的場景,而是成了自我囚禁的“容器”,一次次“轉場”只會把一個本應完整的世界切割得支離破碎。
至于影片的特技效果,我只能說,限于時間和金錢,這種完成度的特技已經(jīng)不是在“展示”什么,而是在“藏住”什么?纯瘩R蹄谷那場戲吧,導演似乎時刻在提醒我們:不要看這里,不要看那里,我們……還沒有做好。
YOYO據(jù)《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