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楊傳敏 通訊員 廖俐珍)
在省政府禮堂作一個兩小時的性學報告,這在過去似乎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被李銀河稱為是正在經(jīng)歷性觀念否定之否定的今天,卻成為可能——昨天下午,李銀河,這位知名的性社會學家受邀來到廣東省政府禮堂,為聽眾作了一個題為《中國人的情感與性》的演講。
和
王小波詩化的寫作語言截然不同,李銀河的演講風格較凌厲和直白,“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她認為,從人本主義的角度,談論人的性和愛,不僅不低俗,還體現(xiàn)出對個人的自我的認同。對于同性戀、無愛無婚姻之性,她表現(xiàn)出超前的寬容和諒解。她提議,對同性戀的權益應盡快立法保護。
“中國人的性觀念回歸自然”
昨日,李銀河身著灰綠色上裝出現(xiàn)在省政府禮堂。這位已故天才作家王小波的遺孀,幾無顧慮地講述了自己的性觀念和性文化、歷史研究成果。
“中國現(xiàn)在的性觀念,是一個否定之否定后的回歸,回到古代崇尚自然、本我的性文化”,李銀河對于中國社會目前對性的認識,有這樣一個基本判斷。她認為,現(xiàn)在中國人的性觀念,既不同于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禁欲主義,也不同于東方社會古代自然坦率的論及。李銀河把中國人的性觀念,劃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是古代社會,古人普遍對性持肯定態(tài)度,第二個是從清代或宋明理學開始,人們越來越提倡禁欲,據(jù)研究,這種反性傾向在“文革”時達到巔峰。但在改革開放之后,李銀河認為,中國人的性觀念正在向古代回歸,由于沒有基督教義的壓制,中國人對性會越來越寬容和多元。
“無愛無婚姻的性可被接受”
但對于婚外戀,即使是這個思想前衛(wèi)的性社會學家,仍覺得是違反了存在于夫妻間的婚姻道德。
對于中國人的“愛情、婚姻和性”,李銀河給它們作了她認為最符合人性、傷害最少的道德安排。她認為,三者之間的關系,應該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沒有愛情和婚姻關系的性,李銀河開放地認為這可以被接受認同,唯一的道德約束,就是應該雙方自愿;第二種情況是有愛情的性,這幾乎不涉及道德問題;第三種涉及到婚姻的道德,李銀河提出,如果存在婚姻關系,從道德角度,就應該專一忠誠,除非丈夫或妻子同意對方的婚外性行為。
而對于婚前性行為,李銀河指出,在反映社會性觀念上,這是一個很好的指標。一項社會學調(diào)查表明,女性的婚前性行為和教育程度成正相關,學歷高的女性發(fā)生婚前性行為的比例,高過學歷低的女性,而男性的婚前性行為和教育程度成負相關。據(jù)介紹,上海計生委近年對當?shù)嘏缘恼{(diào)查表明,69.5%的女性有婚前性行為。李銀河引述一份去年在網(wǎng)絡上看到的材料指出,這個數(shù)字在廣州很可能更高的達到了86%。
記者注意到,李銀河提出這個數(shù)字時,不少聽眾表現(xiàn)出目瞪口呆的表情。
“同性戀仍是一個弱勢族群”
李銀河認為,目前人們正在廣泛地提高和性有關的事物的接受能力,但現(xiàn)在國人的性觀念還是有等級制,一些東西還是受到歧視。比如認為異性戀是好的,同性戀是不好的。她認為,對同性戀、特別的性傾向的接受程度還應該提高,應該多提倡多元、平等、民主。
李銀河提到前天和廣州一個同志小組聚會的情形,提出應引入性公民權的觀念。更重視少數(shù)群體的要求。她認為,對于同性戀,中國由于沒有過特別歧視的歷史,或許比在西方接受更容易。
但她同時提出,雖然中國沒有歧視同性戀的法律,但也沒有保護同性戀的法律。她認為,現(xiàn)代社會,同性戀仍是一個弱勢的族群。像《婦女權益保障法》一樣,是否應該增多一個保護同性戀者權益的法律。比如就業(yè)時不能有歧視等。她認為,同性戀者應多向社會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提出自己的要求。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