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有些人覺得外交部發(fā)言人在回答記者問題時有點答非所問,讓人不知所云。這是怎么一回事?河南讀者李衛(wèi) 外交語言往往更委婉、含蓄、模糊。所謂委婉,就是有些問題不便或不能直說,就用婉轉(zhuǎn)、含蓄的語言表達出來,在不失本意的情況下讓對方領(lǐng)悟。因此,外交語言有
時就不是直白式的一問一答,會繞點彎子,或聲東擊西,需要注意其字里行間、或留意其弦外之音。 為什么外交語言會與常態(tài)語言不同?這是由于外交的特殊性、外交斗爭的復雜性決定的。 1.外交的對象主要是國家。國家之間主權(quán)平等,應該相互尊重。在語言上也要更講究,往往注重溫文爾雅,講究點到為止,不會讓對方過于難堪。 2.外交斗爭中,風云變幻,各種情況和可能性都可能會存在。一般都會避免把話說絕、說滿,都留有一定余地,以免被動。 3.有時,一個事件,由于涉及到幾個國家、牽涉到幾個國家間的民族和宗教問題,作為第三國,確實很難發(fā)表評論。多說一句就有可能得罪一方或涉嫌干涉他國內(nèi)政。在這種情況下,表態(tài)只能含糊其辭,或打打“太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