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酒泉10月12日電 新華社記者賈永、白瑞雪、徐壯志
箭在弦上。
“50秒、30秒……”零號指揮員郭保新的口令在空曠的大漠發(fā)射場響起時,中國屏住了呼吸。這是45歲的郭保新第6次為“神舟”倒計時讀秒。35年前,同一個崗位上的胡世祥按下了紅色的點火按鈕,中國第一枚三級運載火箭長征一號托舉著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騰空而起。35年后,手動點火早已發(fā)展為自動點火,胡世祥也成為了知名的“發(fā)射將軍”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
2005年10月12日,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氣溫:3攝氏度。風速:西北風6-8米/秒。黎明前的一場雪沒有在戈壁灘上留下任何痕跡。
8時59分10秒,發(fā)射塔架中部4組長臂般的黃色擺桿向一側打開,如同母親松開了環(huán)擁在懷中的孩子。各系統(tǒng)與地面的連接已經(jīng)斷開,58.3米的船箭組合體毫無羈絆地矗立在97米的發(fā)射架旁。
長征二號F型火箭等待著它的第6次飛行。在一年又362天前的同一時間和同一個“港灣”,這種為神舟飛船“量身定做”的大推力火箭,載著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飛向了中華民族千年夢圓的時刻。兩小時45分鐘前,執(zhí)行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航天員費俊龍和聶海勝進入了飛船返回艙。在向地面的最后一次報告中,費俊龍簡潔地說:“15分鐘準備完畢1
“神箭”和“神舟”第一次迎來了兩名乘客。他們將在太空中飛行多天,并且要從返回艙到軌道艙進行科學實驗。神舟六號飛行,將實現(xiàn)我國第一次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承上啟下的關鍵一步。倒數(shù)第6秒,發(fā)射平臺下方18米深的導流槽里,水流從密布槽壁的607個噴頭里噴涌而出,將在30秒里匯成200立方米的巨大水面;鸺c火時,火焰和熱氣流如果直接上升,會對火箭造成損害,而導流槽的作用,就是通過水流的壓力把火焰和熱氣流導向發(fā)射臺兩側的出口。
倒計時指向0秒。“點火1水火交融之中,轟鳴聲震耳欲聾。
胡錦濤、賈慶林、曾慶紅、吳官正在北京航天飛控中心觀看發(fā)射。
溫家寶、李長春、羅干等專程趕到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為航天員送行。
組成神舟六號飛行任務的“器官”在這一刻全部激活——
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圖像、數(shù)字不停閃爍。分布在三大洋上的4艘“遠望”號遠洋測量船和陸上的9個測控站,就要開始一場捕捉“神舟”信息的接力長跑;酒泉指控中心,一雙雙眼睛專注地盯著屏幕。一位特殊的工作人員——楊利偉,也在緊張地注視著這段對他來說熟悉而又陌生的旅程;
位于內(nèi)蒙古中部草原四子王旗的主著陸場和酒泉附近的副著陸場同時啟動。神六飛行時間的加長,增加了氣象條件的不確定性,因此,神六飛行首次啟動了副著陸場,作為主著陸場的氣象備份;
東風、銀川、榆林、邯鄲,在陸上各應急搜救點,救生大隊大隊長朱亞斌和他的同事們嚴陣以待。上升段里航天員一旦實施逃逸,這支被直升機和特種車輛全副武裝的隊伍將在第一時間里對航天員展開搜索和救護。朱亞斌說,派不上用場,是他最大的心愿……
4秒鐘如此漫長,火箭仿佛在靜止中積蓄著力量。4秒鐘后,這個重達479噸的龐然大物離開了發(fā)射臺。根據(jù)運載火箭系統(tǒng)總設計師劉竹生的計算,要把1公斤的東西送入太空,火箭就得消耗62公斤。由于航天員人數(shù)和設備的變化,神六飛船重量有所增加,這枚火箭也因此成為6枚“神箭”中最重的一個。
第一次安裝在火箭上的攝像頭,把只有靠“坐在火箭箭體上往下看”這個不可能的動作才能收入眼底的畫面,實時傳回地面。
熊熊燃燒的火箭尾焰把屏幕染成了橘紅色。第12秒,距地面211米的火箭向東稍偏南的方向拐了一個4到5度的小彎。
彎度越來越大,穿過低云薄霧,火箭在天幕上劃出了一道亮白色的弧線。
線條還未散去,聚集在發(fā)射場周圍的人們,已無法再用目光跟隨加速飛行的火箭。
第120秒,火箭實施第一個分離動作,拋掉了頂部身高8米、狀如避雷針的逃逸塔。統(tǒng)計表明,世界載人航天70%的事故發(fā)生在發(fā)射段,而發(fā)射段的前120秒,又是其中最危險的階段。起飛前900秒到起飛后120秒內(nèi)火箭如果發(fā)生故障,逃逸塔能像拔蘿卜一樣將飛船和航天員安全帶走。同樣,這也是為之花費7年心血的設計師張智最不希望用上的部件。
此時,火箭的速度達到每秒1300多米,是音速的4倍。
火箭在高速飛行中與空氣摩擦,加上發(fā)動機頻率與箭體產(chǎn)生的共振,是火箭振動的主要來源。發(fā)射神六的這枚火箭采用新的計算方法,找到了減小振動的最佳途徑!叭绻麠罾麄ピ俅纬俗覀兊幕鸺隙〞X得舒服多了。”劉竹生說。
第136秒,火箭助推器分離。在距離發(fā)射場30多公里的大樹里雷達測控站,主操作手郭毅用大型光電望遠鏡跟蹤到了這個優(yōu)美的動作:52公里的高度上,捆綁在芯一級周圍的4支小火箭也就是助推器同時向4個方向散開,宛若花朵驟然綻放。
助推器,是捆綁火箭的特點。20世紀初,在萊特兄弟發(fā)明飛機的同一年,被后人譽為“航天之父”的俄國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指出,單級火箭在當時達不到宇宙速度,必須用多級火箭接力的辦法才能進入宇宙空間。長征二號F型火箭的前身、讓中國航天人引為自豪的“長二捆”,就是一枚由多級火箭串聯(lián)、并聯(lián)而成的大推力捆綁火箭。
第159秒,一二級分離。在飛過平流層和中間層之后,火箭僅剩的芯二級就要和飛船一起接近大氣層的邊緣。第200秒,整流罩上的32把鎖同時開啟,兩瓣罩體落入空中,露出“襁褓”里的飛船。此時,第二級火箭已經(jīng)飛出了稠密的大氣層,飛船不再需要整流罩的保護了。飛船的舷窗一下子亮了。來自110公里高空的光線,第一次映在中國航天員費俊龍和聶海勝的臉上。第583秒,火箭迎來了它最后的輝煌。楊利偉是這樣形容兩年前他所經(jīng)歷的這一刻的:“‘砰’的一聲,然后陷入一片寂靜!
此時,楊利偉的兩位戰(zhàn)友正在聆聽著同樣的天籟之音。船箭成功分離。神舟六號飛船以每秒7.5公里的速度,在我國黃海上空200公里高處進入預定軌道。神舟六號發(fā)射成功!這也是自1996年10月以來,我國航天發(fā)射連續(xù)第46次取得成功。歡呼和擁抱,成為守候在酒泉、北京、西安等不同地點的無數(shù)老面孔和新面孔共同的動作。
至此,托舉著神舟六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型火箭飛過了甘肅、內(nèi)蒙古、寧夏、陜西、山東5個盛自治區(qū),飛行距離2000多公里。火箭的逃逸塔、助推器、芯一級和整流罩殘骸將先后落在從內(nèi)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到陜西榆林地區(qū)的4個落點,而它的芯二級,則會在太空中遨游幾個月后,因為太陽光的壓力而墜入大氣層燒毀。583秒激情飛行,火箭在完成送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的使命后,以自我犧牲的方式完美謝幕。雪后的天空沒有彩云。金黃的胡楊林簇擁在天際一隅。費俊龍和聶海勝開始了他們的第一天太空之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