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wǎng)9月8日電
“我是大一新生……請把你們飯后剩下的不要的飯菜(只要沒壞就可以)裝在一個方便袋里,放在樓下的葡萄亭的坐板上……”昨日7時許,家住長春市南關區(qū)某大學家屬宿舍21棟樓的劉大娘下樓買菜時,看到這張貼在樓道大門上的紙條,心里一陣心酸,因為留條人自稱是某高校大一新生,來自一個貧困的農(nóng)民家庭
。
11時30分,午飯時間。21棟樓位于小區(qū)東南角,地處偏僻,來往行人很少。3號、4號樓洞的鐵門上還留有字條,“尋求幫助”的內(nèi)容寫在一張32開大小的筆記本紙上,工整的鋼筆字。紙條上說飯口會來取,但記者一直等到13時,求助的人仍然沒有出現(xiàn)。
樓門里,不時有人進進出出,看過紙條,有人搖頭嘆氣,有人皺起眉頭。
什么人用這種方式討飯?一張紙條,引來種種推測。
推測一:貧困大學生“乞食”
一大早,劉大娘就想把蘋果、香蕉放在葡萄架下,她覺得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可兒子攔住了她,不少收破爛的走來走去,說不準就被他們拿走了。所以,直到吃飯時間,她也沒把飯菜放在樓下,“我們把飯放下去,如果有人搗亂往里面放點不干凈的東西……”大娘擔心孩子吃了這飯會拉肚子,那就不好了。可她也沒閑著,不停地朝窗外張望,打算親手把飯菜交給他。
12時許,80歲的石大爺拎著饅頭回家,他是學校的離休老干部,他猜測可能是這孩子剛入學,礙于自尊不肯申請救助。所以,他說要給學校打個電話,“個人幫不了多少,還是要靠學校的救助體系!
推測二:有人借著學生之名行騙
然而,學校的回答截然相反。“我們的本科新生絕不可能出現(xiàn)這種情況。”該校學生處趙老師這樣說。
據(jù)他介紹,學校有著完備的貧困生救助體系,有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社會捐款,還能減免學雜費,今年的綠色通道已保證1000多名學生順利入學。
“我們連牙膏、牙刷、毛巾、被褥都發(fā)了,怎么可能不管他們吃飯?”趙老師很不解,不相信學校會有如此貧困的學生,他推測很可能是有人假借學生之名行騙。因為9月4日、5日剛入學的新生連學校環(huán)境還沒熟悉,怎么可能去附近的家屬院“乞食”。
晚飯時分,記者再次來到南關區(qū)某大學家屬宿舍21棟樓樓下,樓下的大爺大媽們說,他們曾經(jīng)試著往葡萄架下放了兩瓶礦泉水,但不知何時就不見了。他們最后表示,如果這孩子真的沒飯吃了,挨家挨戶吃飯都沒有問題。還有居民猜測,“沒準是場惡作劇呢!”
至20時,求助者依然沒有出現(xiàn)。作者: 黃烜
責任編輯: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