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火車是一種交通工具,也是一種出行符號后。鋼鐵的聲音、顫動的車廂、途中變幻的景物使旅程新意不斷,意象疊出。我曾經(jīng)想象作為一輛夜行火車上的乘客,趁著夜色向南方飛翔是多么浪漫和有趣的事情:半夜三更上下火車的人,多少都該有些不平凡的人生際遇,而我是一個旁
觀者,在匆匆的路途中冷觀人間的悲歡離合。每次遠行注定要從車站開始,穿過有風景的站臺和記憶,在隨季節(jié)變化的原野上,到處是起伏的丘陵、巖石、鳥群、牲畜。它們在眼前生動地出現(xiàn)然后迅速消失,要求我們內(nèi)心給予重新認識。坐在狹長的車廂里,世界變小了,陌生的人群以各自的方式進入視野,他們模糊的表情像巖畫的拓片,帶著歲月的煙塵。在速度的作用下,人的靈魂只是一團晃動的影像,只有回到土地上,人才能恢復原有的狀態(tài)。 在去南方的途中,曾經(jīng)有過一次尷尬的旅程。火車從南昌出發(fā)后,天慢慢黑了下來,車廂里的光線與窗外的燈火相互映照著。廣播員的聲音傳了過來,她提醒我們列車已進入夜間行駛,旅客要看好自己的行李。這時才注意到與我們一同從南昌上車的還有一對男女,在中鋪,從嘰里呱啦的口音中可以確定他們是南方人。懷著一種戒備心理,我開始打探對方的目的地,并對其察言觀色,借以判斷他們的來歷和職業(yè)。佛書中說:面由心生。這時,同行的好友向我遞來一個眼色,我會意地點點頭,一些奇怪的念頭立刻在腦海浮現(xiàn)出來:人心莫測、月黑風高、美人贈你迷魂藥———心情陡然變得陰雨綿綿。
在西方影片里,列車是最容易制造愛情的場所。一位風度翩翩的男士手里拿一份報紙,正讀著時,對面坐下一位美艷女士,一段愉快的旅行就此開始了。如果將這一場景“置換”到中國,就變得很像一部偵探電影的片頭了。一場大雨,一輛夜行火車,兩對陌生人。他們從不同的背景走來,又向不同的地點走去,中間的過程可以虛構(gòu)出許多故事。列車繼續(xù)在雨中潛行。兩個南方人與兩個北方人在表面的客套中,都想探明對方的旅行目的。我們四目相視,心態(tài)各異,像來自不同洞穴的狐貍,眼神透著復雜與猜疑。為了躲避對方的目光,我打開一本書又迅速合上,再打開復又合上,不知不覺墜入夢中。夢里,依稀走來一些模糊的人影,幾只大手同時伸向自己,醒來時,天色已亮。第一個反應就是查看行李,我裝作找東西的樣子打開手提包,發(fā)現(xiàn)里面的東西完好無損;仡^看看一夜無眠的同伴也早已滿臉疲憊,那兩位同行的南方人也是兩眼血絲、一臉無奈。三百年修得同車渡。兩個南方人與兩位北方人相逢在列車上,本可以愉快地談天說地,卻心存戒備地度過一段尷尬的旅程。
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體》中特別提到兩種繁盛于18世紀的想象方式———小說和報紙———使我們能夠“復述”設想出的民族社群。同樣,火車也能使封閉的人群擁有一個“想象的共同體”。經(jīng)驗告訴我們:在這個陌生的時空共同體里,什么事情都可能發(fā)生。有一列歐洲的火車行駛在德斯普萊辛的《哨兵》中。在火車穿越德法邊境時,年輕的男主人公被莫名其妙地懷疑,行李被秘密檢查,然后就在衣物間發(fā)現(xiàn)了一個干癟的人頭,身不由己地卷入一起以東西歐冷戰(zhàn)為背景的間諜事件。這個有著羅伯·格里耶色彩的故事,時刻都讓我對坐火車旅行有著十足的警醒。
車廂是一個適合閱讀的場所。車站類似一部小說的開頭,兩邊的城市則是一本不斷打開的書,人的心境隨南北方向不斷變換著,有著上世紀意識流的美感。手里的書或厚或薄,或輕吟淺唱,或深遠古奧。從北往南,可以看那些輕巧漂亮的小冊子,看香車美人,看時尚圖文中跳躍歡快的文字。從南往北,最好瀏覽那有歷史感的厚重東西。因為中國歷來是南方出才子佳人,北方出英雄劍客。
許多文學作品中,人物的命運與火車有關(guān)。火車常常作為一種背景和氛圍出現(xiàn)。費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回憶他乘坐過的帝俄時代的北方快車,形容它們的表面是“優(yōu)雅的深褐色”。普魯斯特在他的《追憶似水年華》開卷上寫道:盡管時候尚早,主人公馬塞爾卻已躺上床吹滅蠟燭,開始一生漫長的回憶。這時,他首先聽到的便是火車的聲音。忽遠忽近,宛若鳥兒鳴囀的汽笛聲,伴隨匆匆的旅人穿過空曠的原野,趕往附近車站。他走過的路將在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在清醒與恍惚中,回憶的光影交織著黑暗。房間里是這樣靜,聽得見木器家具纖維開裂時,發(fā)出的“格格”聲?柧S諾在《冬天夜行人》中寫過一個車站:一輛火車噴著白煙———車上傳來一聲長鳴,火車在雨中閃爍著寒光的鐵路盡頭消失了。這應該是那種老式火車:高高的煙囪,黝黑的機車和昏黃的燈光。
對于帕斯捷爾納克,1900年一個夏季的早晨,發(fā)生在庫爾茨克車站和一輛特快列車上的往事,不僅成為不可磨滅的記憶,而且是他藝術(shù)和人生路上一個具有深遠意義和暗示性的重要事件。站臺上,一位年輕男子和一位高個婦女站在車窗外用德語和父親交談。帕斯捷爾納克聽出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到托爾斯泰家鄉(xiāng),去接他的妻子去莫斯科聽音樂會。這個講德語的侃侃而談的陌生男子,在帕斯捷爾納克眼里仿佛人群中的一個幻影。一駕雙套馬車從遠處輕盈地飄來,接走了陌生男子和婦女。后來,當帕斯捷爾納克深深迷戀里爾克的詩歌時,才意識到與陌生男子的那次短暫的會面是多么重要一次偶然的會面。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是怎樣一步步發(fā)展成為我們生命中那些最終具有決定意義的事件的?假如在那個有霧的莫斯科冬天的上午,當走出火車時,安娜沒有和渥倫斯基迎面碰上,假如迎面而過的一剎那安娜沒有再回頭看他一眼,他也沒有回頭看她,沒有從她臉上發(fā)覺被壓抑著的生氣,從她身上感到洋溢著的過剩的青春,一切悲劇,是不是都可能不再發(fā)生呢?然而天網(wǎng)恢恢,命運的設置如此周詳細密,又能往哪里逃呢?何況還有那個兇險可怕的征兆,那個被火車軋成兩段的看路工。當安娜把她柔弱的身軀對準兩個巨大的輪子間的空隙撲過去,炫目的火光頃刻間昏暗、熄滅了。一切欲挽回結(jié)局的假設都將是多么徒勞,而刨根究底的詢問更令人不寒而栗。
許多年后,懷著一種懷舊的心情去翻昨天的書,卻看見許多似曾相識的面孔,在斑駁的燈光和斷續(xù)的節(jié)奏中時隱時現(xiàn);疖嚴^續(xù)運行,歷史卻驚人地相似。南方的天空呈現(xiàn)深紫顏色,看不清是否有星星的點綴。近處是典型的江南景致:墨綠色的田野,白墻藍瓦的民居。在我感念作品中人物的不同命運時,下一個車站已經(jīng)到了。我必須在這里下車,并在開往另一個城市的火車上,再次以閱讀的方式體會另一些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