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 湖南又出現(xiàn)“大頭娃娃”了!在國人還忙于應對“蘇丹紅”的時候,此消息的傳出不啻為一枚重磅炸彈:去年國務院調查組對安徽阜陽的劣質奶粉事件已經作了調查,為什么在湖南又出現(xiàn)同類事件?那些造假企業(yè)是不是真正受到了查處?誰該對那些弱小的生命負責,是誰讓花蕾般
的生命戛然而止? 中國至今有多少個“大頭娃娃”?沒有人做過統(tǒng)計,記者試圖從網上查閱相關“大頭娃娃”的文章,看到的情況令人觸目驚心:從2004年4月開始,沈陽、山東、山西、江蘇、福建、甘肅、湖南、浙江、貴州、重慶等地都出現(xiàn)過“大頭娃娃”。也許在偌大的中國來說,這些孩子所占的人口比例極低極低,但對這些孩子來說,由于服用劣質奶粉,致畸致殘率都有可能是百分之百!
在阜陽奶粉案件的陰影還在人們心中徘徊的時候,湖南的“正蒙黃金搭檔”奶粉又喂出了“大頭娃娃”,湖南已向內蒙古、浙江等地衛(wèi)監(jiān)部門發(fā)出協(xié)查函,追剿“正蒙黃金搭檔”。湖南這種做法可謂及時,但只追剿“正蒙黃金搭檔”就能制止劣質奶粉嗎?
經記者調查,從去年開始,危害嬰兒健康的劣質奶粉品牌相當多,包括:黃金搭檔、聰兒壯、來一杯、貝智寶、圣蒙、健諾、奇美、龍珠、金裝貝貝樂等。劣質奶粉在不同地區(qū)可以是不同的包裝、不同的品牌,但都造成了相同的危害:湖北的“大頭娃娃”宏宏已雙目失明,安徽阜陽恢復得最好的孩子“手指還是伸不直”,有一個孩子快3歲了,只長了一顆牙,有一個3歲的孩子除了會叫媽媽以外,什么都不會說。
最近食品安全問題頻發(fā),給人的感覺是,有關部門總是查一個問題不查到底,總是留有“沉渣泛起”的可能。現(xiàn)在,我國已經制定出嬰兒奶粉的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但為什么有了標準不執(zhí)行呢?各地質檢部門是不是有效監(jiān)督標準執(zhí)行情況了?當然,中國一向推崇“民不告,官不究”的慣例,但劣質嬰兒奶粉侵害的是中國目前最弱勢人群的利益———弱小的嬰兒和
貧困的農民,這些貧困農民連給孩子買奶粉的錢都精打細算,又怎能有能力拿出錢來去給問
題奶粉送檢呢?質檢部門本應為產品質量提供預警,如果坐等“大頭娃娃”的父母告上門來才去查,未免有點太失職了!
有網友說,去年國務院調查組走了,阜陽假奶粉受害兒童的免費治療也停止了,假奶粉責任人也被假撤職了。雖然無從判斷此消息的準確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去年的阜陽奶粉案并沒有引起相關質檢、工商部門的重視,2004年11月在南昌縣、2005年在遵義縣又相繼發(fā)現(xiàn)“大頭娃娃”足以說明這一點,可以說地方質檢部門查處的力度不夠,監(jiān)管不嚴讓不法商販有了可乘之機。
再說,劣質奶粉流入市場包括生產、流通、銷售等環(huán)節(jié),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把不緊,都會給劣質奶粉留下“漏洞”。2004年8月27日,全國首例大頭娃娃索賠案宣判,江蘇沛縣法院一審強行宣判,“大頭娃娃”獲賠7000元。試問在法院“執(zhí)行難”的今天,這個宣判近一年的案子執(zhí)行了嗎?銷售劣質奶粉的村頭小店能不能給孩子賠付,有人監(jiān)督嗎?阜陽171個“大頭娃娃”的賠償情況怎樣,死去的13個孩子有人承擔責任嗎?(據(jù)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