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魚聯想到潛艇新原理
新京報: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有造潛艇想法的?
李:十多年前就設想過。人類現有的潛艇,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都是利用增重減重原理:增重,潛下去;減重,浮起來。說白了,它的實質是和飛機發(fā)明前的飛艇一樣,潛艇
從發(fā)明到現在,原理從來沒有改過。
新京報:你的意思是,你可以推翻這個原理?
李:我給你舉個例子:魚不用增重減重,為什么它就可以上(浮)下(潛)自由?萬物生長,都有它自身的道理。
新京報:你從魚聯想到了潛艇?
李:沒錯。飛艇是利用比空氣輕的氣體產生的浮力升空,但飛機就不依靠浮力,而是利用空氣流速差產生的壓力差升空。我制造的潛艇原理就是這樣,可以依靠其高速前進的運動能轉化為壓力進行下潛。
新京報:具體方法呢?你的理論怎么來實現?
李:很簡單,在潛艇艙腹底部設置幾片鰭板,用它們來改變潛伏控制系統(tǒng)。
新京報:讓潛艇和魚一樣?
李:你說得太對了!不信我們試試,把魚鰭砍掉,你看看它還能不能上浮下潛———肯定不能!鰭板加上我的另外一個發(fā)明“鏡像重心”,不但解決了潛艇重心不穩(wěn)易翻的問題,而且還可以靠它來抵擋最高12級的臺風。
新京報:假設你的理論可行,那它比現有的潛艇要先進在什么地方?
李:現有的潛艇原理有它的優(yōu)點,但這方面是落后的。比如,現在潛艇上浮下潛的速度很慢,一般的核潛艇要用三千多噸水來增減重量,我設計的潛艇速度快,起碼要快上100倍。
新京報:主要是速度方面?
李:嗯。另外,我想制造出中國人自己的潛艇,而且可以讓老百姓享受到實惠。既有很大的國防價值,又可以娛樂大眾。
新京報:從你的談話我得知,你認為自己發(fā)明了一個非常好的潛艇制造原理。你為什么不讓學術界和國防單位采納你的發(fā)明并投入應用,而是選擇在這里,自己一錘一鑿地造潛艇?
李:大多數人不了解情況,我不證明出來,別人就不會相信;人們不親眼看見,就不會相信這個事情。我接觸了很多高級工程師,他們就相信,還說:“你這個專利(鰭板式潛水器和鏡像重心裝置)不得了啊!
新京報:你與有關部門接觸過嗎?
李:我寫過很多信,包括潛艇研究所和國防部,但都沒有得到回答。
新京報:所以你要親自造出來給大家看看。
李:對,除了“霞光一號”,我家里還有一個小的模型放在水缸里。你一看就知道了,(速度)快得很。我會親手(把潛艇)造出來,給那些看不起我的人看一看。
我造的潛艇比魚靈活
新京報:你估計“霞光一號”制造完成需要多少經費?
李:12萬元左右。
新京報:為了制造這個潛艇,你把房子都賣了。你前后投進去了多少錢?
李:大概八九萬吧,我要是有錢,就會買一個進口的發(fā)動機,功率大的。
新京報:“霞光一號”試航時不成功,發(fā)動機功率小也是問題之一吧?我看有媒體報道,發(fā)動機只有2.5馬力。
李:對,現在是小馬拉大車,如果我有錢,換上大馬力的發(fā)動機,我的潛艇上浮下潛肯定游得比魚還靈活。我沒有錢了,全部都是借的。我父親已經88歲了,上門逼債的人都把他逼病了。剛才還有人打電話來逼債……
新京報:值嗎?
李:我們搞發(fā)明的人很辛苦,要承受各方面的壓力,一般人不會做這個事情。
新京報:如果你不搞潛艇,生活應該不會這么拮據?
李:不搞潛艇,豈止是不拮據,原來的生活正經說還過得去呢。
新京報:后悔了?
李:當然不后悔。對了,你們北京那些大賓館里的熱水器冷暖調節(jié)閥就是我發(fā)明的,那都是有專利證書的。
新京報:你那些專利證書還交了不少“工本費”,是嗎?
李:當時是要收費的。
新京報:收多少?
李:多少的都有。
新京報:比如這個:2003年9月,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金獎———收費了嗎?
李:金獎收費6000元。
新京報:你拿了這么多獎,“工本費”花了不少吧?
李:差不多花了1萬多元。
新京報:收了你的錢,然后給你金獎銀獎,這樣的獎勵可信嗎?
李:所以后來,不管什么獎我都不理他們了,我有被騙的感覺。當年武漢市人民政府發(fā)給我5個獎,一分錢都沒收,而且還都有幾百塊錢的獎金呢,我覺得那都是貨真價實的。
新京報:交了1萬多元錢你才有被騙的感覺?
李:我們搞發(fā)明的人,對社會上的事情搞不太清楚,F在知道要錢給獎的事不可信,就像你們來采訪我,就沒有要過我1分錢。
新京報:既然那些獎不可信,那怎么證明你發(fā)明的含金量呢?
李:得不得獎都沒有關系,我的東西是真的。
新京報:你很自信?
李:有人喜歡打牌,有人喜歡看球,我喜歡了解奧秘。很多人說,現在潛艇這么先進了,誰還會懷疑它的原理呢?(嘿嘿笑)愛因斯坦的相對論,70年以后才被世人認可。我不希望我也這樣,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得到認可。
新京報:如果失敗了呢?
李:即使失敗,失敗的也不是我的發(fā)明,失敗的是人們對我不認可,是大眾的無知。我現在就認識到,新聞單位對我的宣傳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