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
高爾夫球是在德國侵占青島后傳入我市的。最初,德人在觀海山南坡設(shè)有一小型球場,故當時曾將觀海山稱為“拋球山”。
“觀海山”是當時市區(qū)觀海聽濤的最佳山頭。在上個世紀初葉,青島市區(qū)的范圍很小,僅限于觀象山以南,魚山以西,所以“觀海山”正處于當時市中心的位置。史書上說,登上此山,“澳內(nèi)全景歷歷在目,即澳外航輪亦可一望無遺焉!
1927年,身為膠澳商埠總辦的趙琪,在視察了“觀海山”之后,即決定在山頂增修一座四方形“觀海臺”,以供游人觀光!坝^海臺”建成之后,市民紛紛登臺觀覽,一飽眼福。于是,市民便俗呼此山為“晾臺山”。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
王統(tǒng)照最小的三子王立回憶道:大致是在1926年,我祖母病逝之前,我父親決定今后把家搬到青島居住,就托人買了觀海山西坡一畝多地,蓋了十幾間平房,為久居之計。
他選擇這個住址主要是為了風景優(yōu)美。走出房門就可以遠看整個膠州灣和大半個市區(qū),碧海藍天,紅瓦綠樹。每天夜晚,市聲靜了下來,就可以聽到夜潮的聲音。霧天還可聽到“海!保ǖ聡税惭b的一種便于船舶在霧天出入港口的自動報警喇叭)的鳴咽。因為坐東面西,每天下午,太陽光正射在我們的院落里,夕陽西下,照得海水一片通紅,膠州灣對岸的遠山是一片紫色,周圍的云也鑲上了金邊,像是一座金色的穹門,海色天風,最適人意。為了看海,他在書房外特意修了一座小平臺,就叫望海臺。因此,他也有時把書房題名為望海樓。常常同朋友登臺品茗、看海。這個院落很大,種滿了花木,確實是個詩人生活的環(huán)境。
父親當時在山東大學教國文,老舍先生、王亞平等著名文人是我家的座上客,由于他們家都是在外地,所以我父親這兒就成為一個聚會點。我現(xiàn)在還清楚地記得只要父親的諸多好友一來,母親必下廚房準備酒菜,幼小的我是沒有資格上飯桌的。
這個家經(jīng)過兩次洗劫,除了房子之外絲毫無存,一次是抗日戰(zhàn)爭中,被日本海軍部隊強占了,另一次是文化大革命,大混亂中損失了一切。但是我的父親生平是很愛這個家的,記得1953年他自青島寄給我一張故居的放大照片,是山東省原副省長李澄之先生拍的,他在背后題詩一首:
卅載定居地,秋輝共倚欄。雙榆仍健在,大海自安瀾。風雨昔年夢,童孫今日歡。夕陽絢金采,天宇動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