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至30日 青島新冠疫苗接種將以第二針為主 暫未接種第一劑次人員無需擔憂
記者從青島市疾控中心了解到,6月10日至30日,青島將主要為已接種第1劑次的人群提供第2劑次接種。經(jīng)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參與,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青島市新冠疫苗接種接近600萬,單日疫苗接種劑次紀錄更是屢屢被打破。
目前,青島為第一針接種的新冠疫苗只有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兩針次)。重組新冠病毒疫苗(CHO細胞)僅為第二針的人群接種。青島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6月10日-30日期間,將主要集中開展第二劑次接種,并不是完全不接種第一針,只是盡量先滿足第二劑的接種。但這期間對出國等人群的需求,青島仍然繼續(xù)提供接種第一劑次疫苗的服務,7月份后將繼續(xù)開展第一劑次和第二劑次疫苗接種工作,持續(xù)提高人群接種率。6月10日-30日期間,暫未接種第一劑次的人員,無需擔憂不能接種疫苗。(記者 齊娟)
相關新聞
青島疫苗接種超過600萬人,324萬人完成第二針接種
記者從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截至6月8日18:00,青島新冠疫苗累計接種超過600萬人,其中約324萬人已完成第二針接種,共計923萬劑次。
18歲及以上人群第一針接種率近80%,全市60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約86萬人。
重點人群如醫(yī)療衛(wèi)生人員、基本社會運行保障人員、服務業(yè)人員、進口冷鏈人員、交通運輸、快遞業(yè)人員、公安、消防、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人員、教育工作者、高等教育院校學生、勞動密集型行業(yè)等人群共達到約261萬劑次。
沒接種過新冠疫苗,應該選擇哪種疫苗呢?
答:不需要比較!目前只能接種新冠病毒滅活疫苗(2針次),重組新冠病毒疫苗(CHO細胞)(3針次)僅為第二針人群接種!
高考、中考生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嗎?
答:只要超過18歲,沒有接種禁忌,都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建議已參加完高考的18歲以上的準大學生們,盡快接種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能預防印度突變株嗎?
答:現(xiàn)有研究認為,印度突變株對于疫苗接種者血清的逃逸并沒有增加,但傳染性和傳播速度加大,因此疫苗接種有助于遏制這一突變株流行。
什么時候能接種第一針?
答:現(xiàn)在!立刻!馬上!目前疫苗相對充足,還沒有接種新冠疫苗第一針的小伙伴,請盡快聯(lián)系社區(qū)街道或預防接種門診接種!6月10日至30日,除出國等急需接種人員外,主要開展第二劑次接種。7月份以后,將繼續(xù)開展第一劑次和第二劑次接種,進一步擴大接種覆蓋面。
接種第一針新冠疫苗已經(jīng)超過6周了,什么時候接種第二針?
答:現(xiàn)在就可以接種!請已接種第一針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超過6周的、已接種重組新冠病毒疫苗(CHO細胞)超過4周的,建議盡快聯(lián)系原門診接種!
新冠疫苗各劑次如何安排?
答:按照規(guī)定,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第2劑次與第1劑次間隔時間≥3周,盡量在8周內完成;新冠病毒重組亞單位疫苗相鄰兩劑次間隔時間≥4周,第2劑次盡量在第1劑次后8周內完成,第3劑次盡量在第1劑次后6個月內完成。需要說明的是,即使不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全程接種,只需補種未接種的劑次即可,無需從頭接種;延遲接種只會使獲得免疫保護的時間晚一些,不會降低最終的接種效果。
第二針在哪接種?
答:第2劑次建議盡量在接種第1劑次的原接種點進行,對于流動接種點、臨時接種點地址有變動的,當?shù)匾矔凑站徒捅愕脑瓌t安排好后續(xù)的接種服務。如果確有特殊情況無法在原接種地接種的,我省也對跨區(qū)域接種進行了專門安排和培訓,建議關注現(xiàn)居住地的接種工作安排,及時向當?shù)丶部貦C構和就近的接種點咨詢。
第一針不是在青島接種的,能在青島接種第二針嗎?
答:能!只需向住所或單位附近的接種門診提供在外地第一針接種的信息(如接種時間、接種疫苗類型、廠家等),即可在青島市接種第二針新冠疫苗。
第一針在青島接種,能去外地接種第二針嗎?
答:建議市民在青島接種第二針,如有特殊情況,請向目的地社區(qū)街道的接種門診咨詢,是否能接種相應第二針,青島市將配合出具第一針接種證明。
為什么要全程接種?
答:疫苗全程接種的劑次數(shù)是基于臨床試驗科學數(shù)據(jù)的,只有完成全程接種才能獲得有效的免疫保護。目前青島市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包括滅活疫苗,重組亞單位疫苗兩種,其中滅活疫苗全程接種需要2劑次,重組亞單位疫苗需要3劑次。
第一針出現(xiàn)過嚴重過敏反應,第二針能接種嗎?
答:接種首劑新冠病毒疫苗后出現(xiàn)嚴重過敏反應,不能接種第2劑次疫苗;如果不能判斷是否屬于嚴重過敏反應,可以咨詢接種門診的醫(yī)生。通常情況下,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如藥物控制良好、病情穩(wěn)定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時,需向接種醫(yī)生主動說明個人的健康狀況和疾病、過敏史、服藥情況等,醫(yī)生會綜合判斷做出適當?shù)慕ㄗh。(記者 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