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民間收藏家 讓老物件講述光陰的故事
“這些別人看不上眼的老物件,見證了青島從小漁村發(fā)展到大都市的歷程。”昨日,市民郝利晟向記者展示他近兩年收藏的“寶貝”,這些別人根本看不上的老輩日用品,是他在膠州灣沿岸舊城、舊村改造中,從搬遷居民家中淘回來的。圖為各種零碎的老物件,見證了青島的百年歷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郝利晟喜好收藏文物:官窯瓷、宣德爐、唐三彩等各種珍貴文物也收藏了不少,但最讓他得以炫耀的,還是近兩千件別人眼中的“破爛”。郝利晟在文化街文物樓有一間名為“榮欣堂”的工作室,這里既是他的工作室也是展覽館:房間四壁擺了一圈老式木柜,木柜中擺滿年代久遠(yuǎn)的鎖具、燈具、皮箱、筆記本……房屋中間的老式方桌上面也被德制風(fēng)琴、老華生電風(fēng)扇和日本酒壺等老物件占據(jù),抽屜里是早已見不到的剃頭推子。圖為郝利晟收藏各個年代的筆記本就有上百本,筆記本中的字跡成為歷史的標(biāo)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郝利晟收藏各個年代的筆記本就有上百本,筆記本中的字跡成為歷史的標(biāo)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郝利晟收藏的老筆記本中的文字,是不同時代的標(biāo)記。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從中國傳統(tǒng)鎖具到德制洋鎖,上百件鎖具見證了社會變遷。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筆記本中還有青島日報成立一周年時的紀(jì)念冊。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郝利晟用放大鏡研究每件剛收回來的“寶貝”。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趙健鵬攝
耳熏目染,郝利晟的妻子也成了文物愛好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這臺老風(fēng)扇是青島首批家用電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這個民國初年的老皮箱上有小青島、洋車、老式轎車的印記。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退出歷史的老物件和筆記本電腦組合在一起,郝利晟的工作室有點跨越時空的感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郝利晟在即將拆遷的老城區(qū)收購拆遷戶要扔掉的“破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收到一個舊皮箱,郝利晟當(dāng)即坐在路邊欣賞起來。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郝利晟收藏的老物件。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郝利晟收藏的老物件。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
郝利晟收藏的老物件。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